利用厚生
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to Enrich the People
“利用厚生”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个成语,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,原文为:“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、惟和。” 这四个词被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。具体解析如下:
-
字面含义
-
利用:指“物尽其用”,即合理开发自然资源,提高物质利用效率。
-
厚生:意为“使民众生活富足”,强调改善民生、增进福祉。
合起来即“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来丰富人民生活”。
-
-
深层内涵
这一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“经世济民”的思想,强调统治者应:-
发展生产,优化资源分配(利用);
-
减轻赋税,保障百姓温饱(厚生)。
与“正德”(端正德行)结合,形成“德政—发展—民生”的治国逻辑。
-
-
现代意义
如今常被引申为:-
可持续发展: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;
-
科技惠民:技术创新应服务于民生改善;
-
经济政策:发展成果需惠及民众。
-
-
实例关联
-
古代:大禹治水既消除灾害(利用),又促进农耕(厚生);
-
现代:精准扶贫政策中的产业扶持(利用资源)与增收脱贫(厚生)的结合。
-
这一概念至今仍被引用,强调发展需以民生为最终目的,具有鲜明的务实传统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