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建国史话(14):胜利和独立

1776年12月,英军司令威廉·豪决定,寒冬腊月,暂停战斗。当时,威廉·豪将军驻扎在纽约市,周围的一些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,包括新泽西的特伦顿和普林斯顿。与此同时,乔治·华盛顿将军统帅的大陆军驻扎在德拉瓦河对岸。大陆军士兵饥寒交迫,缺少武器和弹药。

华盛顿心里明白,一旦威廉·豪将军发起进攻,英军就会直捣费城。这样一来,纽约和费城这两座美国最重要的城市就会落入英军的手中。华盛顿因此决定主动出击。他的计划是,派遣三股部队分批横渡德拉瓦河,在特伦顿会师后攻打普林斯顿和新不伦瑞克。华盛顿将军计划圣诞节的第二天--12月26号行动,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。

圣诞之夜,两千四百名大陆军将士坐着小船,横渡冰冻的德拉瓦河,不过时间比华盛顿将军预想的多出了四个小时。尽管天色已经大亮,但是大陆军抵达特伦顿的时候,还是让驻守在那里的黑山雇佣军大吃一惊。他们躲进楼里藏身,美军动用大炮,迫使敌人投降。大陆军一举夺取了特伦顿。几天后,华盛顿押着战俘在费城游街。

特伦顿一战的胜利改变了美国人对独立战争的看法。这场战役前,大陆军在纽约惨遭失败,大家开始对华盛顿将军失去信心。特伦顿一战士气大振。大陆会议增加了华盛顿的权力,让独立战争继续下去。同时,更多的人愿意参战,大陆军增加到一万人。然而,第二年夏天,大陆军在切萨皮克湾附近还是败在了英军的手下。1777年8月,费城失陷。

打了败仗的华盛顿将军,带领大陆军来到附近的福吉谷安营扎寨,打算在那儿过冬。当时,大陆军狼狈不堪,一半人没有鞋子、衣服和毛毯不说,食物也十分短缺。士兵们自己动手,用木头盖起房屋,但还是挡不住刺骨的严寒。很多人死于天花和伤寒。华盛顿将军和他手下的将领们从附近地区找来粮食,帮助士兵挺过了这个冬天。到1778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他们已经恢复了元气。

威廉·豪将军一直呆在费城。历史学家说,这位英军统帅实在让人难以捉摸。有的时候,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指挥官,是英勇善战的斗士;而有的时候,他又躲在安全的城市里,不肯主动出击。不过,威廉·豪将军没有参与独立战争中接下来的几场重大战役。

英军的另外一位将领约翰·伯戈因打算抢占纽约州的哈得逊河谷,把新英格兰和其他殖民地分隔开来。他相信,这样一来,攻打其他殖民地就会容易得多。然而,这一计划没有成功。大陆军的阿诺德将军在纽约打败了英军。伯戈因将军本来希望得到威廉·豪的支援,但是没有等到,最后被迫在萨拉托加投降。

这次胜利至关重要,不仅粉碎了英军将新英格兰和其他殖民地分隔开来的企图,而且向其它欧洲国家显示,美国真有可能打赢这场独立战争。对于在法印战争中败给英军的法国来说,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。法国政府一直通过美国驻法使节本杰明·富兰克林向美国提供物资。富兰克林很受法国人民和法国政府的喜爱,争取到了法国对独立战争的同情。

萨拉托加战役结束后,法国决定参战。法国政府宣布承认美国的独立。两国签署了军事和政治协议。法国和英国再次成为敌对国。英国立即向美国大陆会议提议,愿意将双方的关系恢复到1763年的样子。这一提议遭到了美国的拒绝,他们决心将独立战争进行到底。1779年,西班牙也站到了美国一边。1780年,为了防止荷兰人跟美国做生意,英国和荷兰开战。

法国不断向美国输送弹药、士兵、军官和船只,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,交战双方势均力敌,难分上下。到1780年的时候,英军转移到了美国南方。他们迅速控制了南卡罗来纳和乔治亚,大陆军奋力抵抗,才没让北卡罗来纳陷落。

英军将领康华里随即率领英军向维吉尼亚的约克镇前进。两军对阵时,康华里和华盛顿手里都有大约八千人的部队。康华里以为会有英国援军从水路赶来接应,但是他没有想到,英国的运兵船早就在半路上被法国船只击败,法国船只已经开进了约克镇附近的切萨皮克湾。

美国和法国军队联合对英军发起炮击,随后又跟英军展开肉搏战。康华里知道,如果没有援军,他就没有丝毫希望。1781年10月17号,康华里投降,北美独立战争宣告结束。一半英军被美国和法国部队打死或俘虏,活下来的人唱着著名的歌曲《这世界完全颠倒了过来》(The World is Turned Upside Down)离开约克镇。

美国是如何战胜英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呢?历史学家认为,原因有以下几个:第一,美国人是在自己家里打仗,而英军却是远渡重洋;第二,英军将领犯了很多错误,特别是威廉·豪将军在战争初期行动迟缓,让大陆军渡过了两个严冬。第三,美国得到了法国的帮助,而英国民众却对这场耗费巨大的持久战怨声载道。最后,历史学家认为,如果没有乔治·华盛顿的英明领导,美国可能不会打赢这场战争。华盛顿将军诚实、勇敢,对美国的胜利坚信不移,他从始至终从来没有对胜利失去过信心。

英国和美国1783年在法国巴黎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,承认美国独立,并确定了美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境线。由此,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正式独立,它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融合为一个国家。